在南非寻找河南味儿丨走在“一带一路”上
该修铁路,港口机场等地方也都修完了。
其实那个时候,百密一疏的事情数不胜数。以经济活动为例,生产要讲投入和产出,就有数不清的选择,生产者总有不小的自由。
惟有造反成功,刀枪入库、马放南山,革命者用我们自己的方式,追求我们自己利益的自由,才可能增加。孙中山则说,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才是真自由。以为经济底子薄,全盘公有的资源集中起来才易办大事,一切全国动员、全民大办,似乎唯有压缩小自由才能成就大事业。进入专题: 城乡中国 。保留人们不干什么、拒绝什么,是抽象权利的另一个层面。
肯塔基不卖炸酱面,奥迪不产自行车,别无他因,他的生意他做主就是了。在存在着他人的社会里,一个人的自由对他人自由多多少少总有些影响。当然,我的意思并不是把集体建设用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再进入市场,这是过去的做法,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地侵害和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权益,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近日,在刚刚落幕的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上,许多专家达成了共识,他们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,要更多地由政策调控转向制度改革,由一般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,如此方能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比如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明确地指出,对于耕地制度要进一步完善,其中特别强调要逐步缩小政府征地的范围,也就是说,非农用性的用地要由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,做到和国有土地同地、同权、同价。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,有十六七万平方公里,而城市目前建成区的总面积也不过是四五万平方公里,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节省出1/3,应该并不困难。把这节省下来的农村建设用地,分批地有序地进入市场,就可以大大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过旺,而因保护耕地的制约提供的土地有限之间的矛盾,如果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,就会使房地产的价格有效地得到遏制。
一旦城市周边的土地获得了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,那么根据统一的城乡规划,它们就直接可以进入市场,没有必要再经过政府征收为国有土地。我们调研发现,有的村,70户农民的宅基地就有120亩,这在城市是不可想象的。
(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继明) 进入专题: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。诚然,经过过去三年的房地产调控,虽不能说对平抑房价没有任何效果,但是不得不承认,离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面临这样惊人的增长,很多人都会说,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的增长就等于有了催化剂。人均GDP很高,同时物价水平也很高,那么对国民生活水平来说,就没有太多实际意义。
所以,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,看起来比十年前增长了不少,但是这个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具有一定的迷惑性。一家媒体2007年曾报道说,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字,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了2000美元,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。事实上,1980年人民币汇率被高估了,所以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就间接被高估了。从GDP到人均GDP,只是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,我们无从得知到底有多少经济产出进入老百姓的口袋。
按照平均汇率折算,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。2005年起,人民币对美元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就加快了。
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 2011年,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2002年增长1.4倍,年均增长10.1%。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,进入本世纪以来,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人均GDP就像火箭一样快速蹿升。
以美元计价的GDP或者人均GDP迅速增长,主要有三个因素:一是真实经济增长,二是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,三是本国货币对内贬值。人均GDP是一个算术平均数,它无法体现财富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分配状况。要是以美元计价,人均GDP超过200美元,但是经过14年增长,仍然停留在200美元。我国的收入差距之大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,但人均GDP体现出的似乎是普天同乐的景象,与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有很大出入。这样的情况下,人均GDP越高,普通百姓越容易产生被剥夺感。实际上,2008年中国人均GDP就突破了3000美元,达3266美元。
很多时候,物价上涨得已经很厉害了,但是CPI还是那么低。比如,这些年来,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很快,推高了GDP增长率和人均GDP,但是住房资源的分配却很不均衡。
进入专题: 人均GDP 。其实,这样的结果就是被汇率忽悠的。
事实上,物价上涨幅度往往被低估,所以必然导致真实增长被高估。很多人都拿这个东西来开玩笑,说中国经济很神奇,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高速增长,人均GDP还是和改革开放之初一样多。
此外,人均GDP无法反映老百姓的实际收入状况。2003年,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。人均GDP也无法反映社会贫富差距。GDP首先是一个经济产出总量,它可以体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总量,但无法体现出财富的流向。
1980年名义汇率大约是1美元换1.5元人民币,到了1994年就贬值到1美元换8.7元人民币。因此,需要理性看待中国人均GDP数据的猛增,尤其要看人们的真实收入有多大的增长,且收入的分配是否相对公平。
1980年,中国人均GDP为463元人民币。很多人生活水平没有像GDP那样迅速增长,这里面就有通货膨胀的原因
很多人生活水平没有像GDP那样迅速增长,这里面就有通货膨胀的原因。面临这样惊人的增长,很多人都会说,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的增长就等于有了催化剂。
一家媒体2007年曾报道说,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字,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了2000美元,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。按照平均汇率折算,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。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 2011年,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2002年增长1.4倍,年均增长10.1%。以美元计价的GDP或者人均GDP迅速增长,主要有三个因素:一是真实经济增长,二是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,三是本国货币对内贬值。
我国的收入差距之大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,但人均GDP体现出的似乎是普天同乐的景象,与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有很大出入。2005年起,人民币对美元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就加快了。
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,进入本世纪以来,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人均GDP就像火箭一样快速蹿升。人均GDP也无法反映社会贫富差距。
实际上,2008年中国人均GDP就突破了3000美元,达3266美元。1980年名义汇率大约是1美元换1.5元人民币,到了1994年就贬值到1美元换8.7元人民币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